湖北首家民营资本港口开建

2009-1-4 9:24:12

         湖北将新增一个内陆港口

  近日,总投资3.9亿元的湖北赤壁陆水河航电枢纽工程动工兴建。赤壁陆水河航电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平说:“项目建成后,将不具备通航能力的陆水河变成新的水上交通要道。可以使赤壁由一个单纯的内河城市变为一个能驶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的内河港口城市,相当于把赤壁市搬到了长江口。”

  陆水河是长江中游右岸的一条支流,全长183公里,流经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嘉鱼县及赤壁市,在陆溪口注入长江。陆水河原为省管五级航道,陆水水库建成之前,崇阳、赤壁两县市的货物大多靠陆水河从长江出入,为两县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赤壁市陆水河节堤航电枢纽工程位于赤壁市新城区陆水河下游31.5公里,距长江口约13.5公里,总投资3.92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为3年,预计于2011年12月中旬建成投产。项目设计规模为建500吨级船闸1座,年单向通航能力669.5万吨,建总装机容量8兆瓦水电站1座。

  项目建成后,将使得湖北新增一个内陆港口,并可通行1000 吨级别的船舶。同时,年可实现年发电4320万千瓦时。通航发电两项预计年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随着运输量的增加,通航运费将有所增加。

  该工程主要由通航闸、泄洪闸、电站厂房三大部分组成。发电装机容量1万千瓦(两台机组),通航闸长180米,通航闸宽23米,门槛水深3米,建设四级以上航道,可以通过千吨起船泊。

  可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赤壁市陆水河航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平介绍,赤壁市受水位限制,航运港口不畅,致使赤壁市600万吨水运货物只能从距城区40多公里的长江口再转汽车运输。此项目其货物吞吐能力和辐射能力是具有国际性的,汇聚赤壁港的货物能以低廉的集疏、换装费用通过三大交通动脉迅速分流到全国各地,同样通过赤壁港航运网络可达到多个沿江城市、海港及海外。建成后,货船可直接通达长江,一年可为赤壁企业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近几年来,许多著名商贸集团和工矿企业纷纷落户赤壁,如香港华润、香港大升、山东晨鸣、华新水泥等有大量的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仅华润电厂一期用煤150万吨,二期用煤约350万吨,少则有一半走水路。晨鸣纸业需芦苇50万吨,华新水泥年产量400万吨, 其中有近100万吨煤及水泥进出。另外,还有中央粮食储备库粮食、沙石、石油、钢材、纺织原料约100万吨的运量,而目前的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成本较高,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赤壁中南水泥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梅元霞说:“我们厂的水泥经过汽运,运到长江最近的地方要50元,但是如果经过船运的话最近的地方只需8元,一年仅我们厂里节约运费的成本就达300万元左右。”

  此外,该工程具有交通航运、水资源利用发电、深水灭螺和发展城镇旅游等四大功能,使赤壁市由一个内陆城市升级为一个极具交通优势的港口城市,并为赤壁市打开了湘、赣、粤门户,还为招商引资打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可带动赤壁及通城、崇阳、咸宁、嘉鱼等县市区的运输、房地产、服务、加工、旅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向民营资本发出积极信号

  按照湖北省发改委的批复,该项目由项目法人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管理。经营期限由项目法人与赤壁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研究议定并报批。经营期内,收取船舶过闸费、电费作为投资回报。经营期满后,将该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赤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据悉,该项目建成后,民营资本享有该港口的50年收费权。

  据湖北省交通厅副厅长李光辉介绍,这个项目由赤壁市当地政府给出政策优惠,包括土地转让以及50年收费权等,用这些做资本换取民营资金,建设湖北省港口设施,这种模式值得重视。该项目成为湖北省首例民营资本投资建设航运港口设施,是政府搭台民营资本唱戏的一个创举。

  湖北省港航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一直由国家投资的公共水运航务设施此次向民营资本开放,实际是对民营资本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继公路交通系统之后,湖北省水运港口公共设施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