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航运业抱团过寒冬
2008-10-30 9:56:50
“今年出口的圣诞用品大幅减少,看来美国人现在也没什么心情过圣诞了。”昨天,从事船代工作十几年的徐经理正跟同事们开玩笑,而玩笑背后却是这个行业的整体不景气。“年初至今,船代公司已经关闭了好几家,很多公司也在硬挺着,这种情况也就在2005年的时候出现过,但是现在的情况比当年更为严峻。”
事实上,由于连续几年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带来了航运业的繁荣,但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已经显现。今年以来,航运指数大幅下挫,业界预测这种局面还将持续数年。
干散货航运领跌
一轮港航周期的下跌,最先尝到苦头的是干散货航运企业。象征海运景气度的波罗的海指数(BDI)从8月开始就持续下滑,截至10月22日已跌至1221点,较之今年5月的历史最高点11067已经暴跌近90%,这一点位已经跌至5年来的新低,回到了2002年底的水平。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宏观经济疲软,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联合宣布实施限产计划,国内用电量的减少导致大宗货物如煤炭、矿石、建材、钢材等货源都出现了严重萎缩。运力供应明显大于运力需求,运价大幅跳水。宁波海运集团业务部的报告显示,目前从秦皇岛到宁波的航线,运输煤炭每吨36元,远远低于最高峰的150元,而万吨轮运输一吨煤的成本则是55-66元。
集装箱增速明显放缓
“集装箱减量是一个现象,但是最直观的就是运输的车辆,现在停驶的车远远大于在运行的车。”徐经理告诉记者,这一行业从7月开始感受到寒意,到10月份越来越明显。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港集团将年初确定的计划集装箱吞吐量3000万箱修正到2850万标准箱。1-9月份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809.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增速不到上年同期一半,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箱量的增幅放缓,伴随着集装箱运价的大幅回落。以上海至欧洲的航线为例,年初运费为1000美元/箱,而现在已经跌至200美元/箱左右。
抱团取暖应对寒冬
“各个方面都在积极想办法,不过我们业界一般都认为,这种情况恐怕还将持续几年。”徐经理昨天正在赶往北仑的路上,“以往一些小问题我都不用亲自跑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要加倍积极。”
和徐先生的公司一样,宁波的港口航运企业已经意识到供求关系接近饱和状态,开始积极寻求更多合作来缓解潜在的竞争。如宁波港集团正进一步广揽货源,开拓腹地,提高效率,比如集装箱方面,将积极争取船公司开辟航线,在内陆地区开辟“无水港”,加强与省内温州、台州、嘉兴等地的合作,吸引更多的货物走宁波—舟山港。宁波市有关部门正在设想“各家航运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航运联盟”,借此使各家航运企业“抱团取暖”,以应对当前航运业的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