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出口“复苏”还有多远?

2009-11-16 10:07:24

      

  大盘在3200点关口盘整之时,中集集团、盐田港等与出口直接相关的港口运输类公司,股价却逆市上扬。11月12、13日,中集集团最高涨幅分别达8.51%和7.34%,两日累计上涨达11.1%。实际上,自广交会上传出出口回暖信号以来,中集集团涨幅已达22.91%,远超过同期大盘6%的涨幅。

  中集集团的强势表现似乎为市场的出口复苏预期提供了有效佐证。然而,调查发现,广交会上显现的出口回暖曙光效应依旧微弱,与出口直接相关的港口和集装箱制造业复苏的迹象显然还不够坚实:中集集团和胜狮货柜干货标准箱业务依旧处于停产状态,时间已一年有余,正常复工时日目前还无法预知。

  零星订单尴尬

  11月的深圳蛇口热度不减酷暑。中午时分,蛇口码头斜对面的中集集团厂区内除了保安和偶尔进出的小轿车,见不到人影。与去年11月份裁员、停产时相比,厂房外只是多了三两或新或旧的集装箱。

  “去年标准箱停产后一直没有复工,没有订单,现在根本谈不上回暖。”针对记者关于集装箱生产是否回暖的提问,门口一位中集集团员工告诉记者,“停工一年来,工龄长的员工放假在家,每月能拿1000多元,工龄短的去年就被清退了。除了零星的定做和修补,还有特种箱一直生产外,标准箱今年基本没有开工。公司龙岗基地的情况也一样。”

  该员工提供的信息表明,近期种种出口回暖的迹象,还没有影响到集装箱的生产领域。实际上,集装箱业务领域占有全球55%市场份额的中集集团,其停产情形仍然是目前整个集装箱行业的一致状态。

  目前,全球对集装箱的需求还停留在消化空箱阶段,在全球上百万的空箱有效消化之前,集装箱生产企业的复工及至常态生产基本不可能。而这个消化过程将在3至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受干货标准箱停产一年影响,中集集团今年前三季度集装箱销量同比下降94.5%;在出售投资证券带来14.6亿元非经常性收益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实现利润7.75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4.4%;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008.6万元,同比下降107.41%。

  另一个主要集装箱生产商——胜狮货柜上半年业绩也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6.9%,为9946万美元;净利润则由去年同期的1356.9万美元变为亏损2736.5万美元。其中,集装箱制造业净利润亏损3593.5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为1873.6万美元。

  无独有偶。胜狮货柜也还在缩减生产规模,集装箱生产由往年旺季实行两班次的生产,缩减至单一班次,以最基本(最少)人手运营。上半年,该公司集装箱整体产量因此下降94.8%至18243个标准箱。

  该公司旗下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0万个廿尺标准箱的惠州太平货柜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告诉记者,“现在工厂没有订单,每个月都只能零散地做一点点,11月份到12日才生产了500个集装箱,10月份则一个都没有生产,今年都是这种情况。而正常年份一年最多时能生产十几万个标准箱,平均一个月一万多个。”

  复苏或尚需3-6个月

  面对今年下半年市场已经出现的复苏迹象,胜狮货柜也预计,2010年集装箱需求将逐步恢复正常。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出口的好转还不足以消化掉数额庞大的空箱。中集集团王心九介绍,今年年初全球空箱有三四百万标箱,到目前全球空箱已经消化大半,但现在加起来仍有上百万个空箱等待消化,“这会很慢”。

  另一方面,尽管全球集装箱运量和运价正在恢复,但目前全球集装箱市场仍显疲软。由于货量不足、运价仍不足以维持船公司目前所投入运力的正常运营。XS-Alphaliner统计显示,现在全球集箱船闲置运力占全球同型船总运力的10.4%,而大批集装箱新船将陆续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