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应做好航运金融产品
2008-7-28 8:50:19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发表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最新思维,认为一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并非衡量先进的唯一标准,港口经济说到底属于服务业,服务全社会,除了有硬件外,提升港口「软实力」更为关键,上海发展航运中心应重点突破航运金融衍生产品服务。本报记者卢雁上海二十五日电
许培星曾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上海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据他介绍,上海要「独吞」周边地区所有的货物是不可能的。例如,宁波港现大量承担着浙江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输运任务,今年亦将超过一千万标箱,浙江地区的发展目前更大程度上依托于宁波;太仓港虽是在长江里面的一个港口,但由于太仓和昆山集聚大量台商,因此太仓港的高雄航线是直接为周边地区台商服务的,江苏经济亦依赖于它。
船公司贷款买船困难
究竟什么是航运金融衍生服务呢?他表示,无非就是航运业的融资、保险、海事仲裁、税收等等。「但要知道,航运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相当复杂,更多依赖政府政策的扶持,不是某个政府部门说了算的。」
据了解,在上海,船公司要贷款买条船在当下还是非常困难的。上海虽已成立海事仲裁委员会,但碰到具体海事仲裁,还得依赖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地区相关机构解决,主要症结还是欠「效率」。另外,上海港虽已有大货量、大吨位的船舶进出,但航运保险业务仍然是滞后的。他称:「如果政策层面跟上,上海港将呈几何式的发展。」
虹口设航运服务集聚区
不可否认,航运服务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沪虹口区已设立总额为3000万元的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对在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从事航运金融、保险、中介、咨询、培训、代理等航运辅助、衍生业及航运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扶持。从上海航运服务产业整个体系来看,区域性航运交易中心、航运信息中心,船舶管理、船运咨询、融资保险、海事仲裁和公证公估等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
早在2005年,交通部就在研究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课题,要求沿线7省2市要联动发展。许培星表示:「当时国家对上海的定位就是:要服务好长江上游城市。」前不久温总考察上海期间,亦称「上海要能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
定位服务长江上游城市
长三角16座港口城市亦已集结成一个宽松的「团队」,已能够就港口发展、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安全监管工作等等统一研究、统一部署。今年9月,将要在沪举行16座港口城市相关负责人联席会,届时要开通一个共同的网站,彼此可以及时地了解相互间情况。「总之,不能停留在每年开一次会,要能够彼此借鉴好的做法,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他对此很有信心。
洋山深水港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89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水水中转比重超过50%,继续保持着船时量、桥吊单机效率和单航次靠泊作业量三项世界纪录。 |